中医认为,春应肝而养生,此时人体阳气升发,易出现肝气郁结、脾虚湿困等问题,因此合规的网络配资公司,春季也被誉为调养肝脾的最佳时节。为了帮助人们做好调理,西安市第八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杨璞叶介绍了五大类十款自制养生饮品,这些饮品配方均选用药食同源食材,制作简便省时,既保障饮食安全,又能顺应时令。
玫瑰枸杞茶和佛手陈皮茶可疏肝理气,为情绪“解套”
“结合二十四节气养生理论,春季肝气容易不舒,情绪波动较大。此时,不妨试试玫瑰枸杞茶和佛手陈皮茶。”杨璞叶介绍,玫瑰花能疏肝解郁,枸杞与红枣则可养血安神,特别适合情绪起伏大、易疲劳的人群,可取玫瑰花5朵、枸杞10粒、红枣2颗(去核),以沸水冲泡,焖5分钟即可享用一杯玫瑰枸杞茶。
“此外,还可取佛手片5克、陈皮3克,用沸水煮10分钟,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佛手陈皮茶。该茶饮能理气健脾,有效缓解因春季肝郁气滞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让肠胃在春日里恢复轻松。”杨璞叶说。
杨璞叶指出,春季气候潮湿,身体容易被湿气困扰。茯苓薏米茶和山药莲子羹则是健脾祛湿、给身体“减负”的好帮手。茯苓薏米茶的做法是,将茯苓10克、炒薏米15克、赤小豆10克洗净后,小火煮20分钟,取汤代茶饮。茯苓薏米茶能健脾利湿,对湿气重、水肿、舌苔厚腻的人群十分有益,帮助身体排出湿气,重拾轻盈。
展开剩余69%山药莲子羹的做法是,取鲜山药100克(或干山药片20克)、莲子15克、冰糖少许,把山药切块与莲子同煮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就好了。这道羹可补脾益肾,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为消化系统添上一层保护罩。
杨璞叶表示,春日里,人们的皮肤和嗓子常常会感到干燥不适,可饮用麦冬玉竹饮和桑葚枸杞茶有效缓解这些症状,达到滋阴润燥,与干燥“绝缘”的作用。麦冬玉竹饮的做法是,用麦冬10克、玉竹10克、百合1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代茶饮。此茶可滋阴润肺,缓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问题,让身体时刻保持水润。桑葚枸杞茶的做法是,取桑葚干10克、枸杞10克、桂圆3颗,沸水冲泡或煮5分钟。该茶能滋补肝肾,改善熬夜后头晕、眼干、脱发等状况,为身体补充元气。
薄荷菊花茶和黄芪红枣茶可提神醒脑,向春困“宣战”
俗话说,春困秋乏。春困常常让人提不起精神。薄荷菊花茶和黄芪红枣茶可以帮你赶走困意。
“准备薄荷叶5克、菊花5朵、绿茶3克,用沸水冲泡,焖3分钟即可自制为薄荷菊花茶。它能清肝明目、提神解乏,适合春困以及用眼过度的人群,让你瞬间恢复清醒。还可以试试黄芪红枣茶,将5克黄芪、3颗红枣(去核)、3颗桂圆用沸水煮10分钟制成黄芪红枣茶。此茶能补气养血,缓解春季乏力、易感冒的问题,增强身体抵抗力。”杨璞叶介绍,春季干燥,上火也是常见的问题,因此清热解毒的金银花甘草茶和蒲公英根茶也必不可少。金银花甘草茶的制作方法是,取金银花5克、甘草3片、罗汉果1/4颗,用沸水冲泡,晾温饮用。它能有效预防春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让你远离上火烦恼。蒲公英根茶的制作方法是,用蒲公英根5克(干品)、枸杞10粒,沸水冲泡或煮10分钟。这种茶能清肝胃热,清新口气,非常适合易上火、口苦口臭的人群。
“不同体质应选择不同的饮品,如湿热体质者可多选用茯苓、薏米;阴虚燥热者推荐麦冬、玉竹;气虚者则要慎用金银花等寒凉药材。”杨璞叶特别提醒,以上这些饮品,应注意饮用时间,如疏肝茶适合早上饮用,而安神类如含百合的饮品,则宜晚间饮用。此外,孕妇需避免使用藏红花等活血类药材,糖尿病患者则应少加糖,可用罗汉果替代甜味。
总之,春季养生应以“疏肝健脾”为核心,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饮品的同时,搭配适量运动与清淡饮食,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吴洁
>>专家简介
杨璞叶,西安市第八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主任医师,2008年遴选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医大师杨震。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将西医局部、微观的观念与中医全身、宏观的观念相结合;将现代化的诊疗技术与中医传统的诊疗手段相结合;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各类肝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嗽、失眠等内科杂病;手足口病、小儿流行性感冒等小儿传染病。在传统中医理论抢救危重患者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挂号方式:扫码挂号 合规的网络配资公司
发布于:陕西省